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池子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畅读全文大明: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

畅读全文大明: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

薛定谔的虎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《大明: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》,深受读者们的喜欢,主要人物有崇祯云逍,故事精彩剧情为:分毫不差。建奴果然是在初三这天,兵临遵化城下。可万一孙承宗、王元雅,顶不住建奴的攻势,再怎么精确的推算都没用。“钦差孙承宗、监军方正化、巡抚王元雅,亲上城墙御敌。”“军民齐心协力,奋不顾身,先后击退建奴十数次攻城。”崇祯这才松了一口气。“叔父”推荐孙承宗,以及朕亲自挑选的方正化,果然没错!......

主角:崇祯云逍   更新:2024-05-13 10:3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畅读全文大明: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》,由网络作家“薛定谔的虎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《大明: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》,深受读者们的喜欢,主要人物有崇祯云逍,故事精彩剧情为:分毫不差。建奴果然是在初三这天,兵临遵化城下。可万一孙承宗、王元雅,顶不住建奴的攻势,再怎么精确的推算都没用。“钦差孙承宗、监军方正化、巡抚王元雅,亲上城墙御敌。”“军民齐心协力,奋不顾身,先后击退建奴十数次攻城。”崇祯这才松了一口气。“叔父”推荐孙承宗,以及朕亲自挑选的方正化,果然没错!......

《畅读全文大明: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》精彩片段


建极殿,平台。

大殿内,跪满了大臣。

大臣们的态度,十分坚决。

皇帝不答应,就一直跪下去。

轮值太监王承恩大急。

他压低声,向崇祯说道:“陛下,退朝吧,明日再议!”

崇祯冷哼一声。

由于太过震怒,他脸色铁青,藏在衣袖中的双手,紧攥成拳头。

可如今这场面,显然是无法强压下去,也只能是暂时退朝了。

就在这时。

一阵欢呼,由远及近。

声浪一波接着一波,不断传入皇宫之中。

紧接着,又有爆竹的声音不断响起。

听上去,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。

崇祯眉头大皱。

又发生什么事情了?

大臣们一阵窃窃私语。

“定是蓟镇防线出事了!”

“陛下听信妖道谗言,岂有不败之理?”

“可是,听声音,似乎不像是大败啊!”

“这些年,什么时候有过好事?”

一名太监,高举着一封粘着红色羽毛的军报,跌跌撞撞地跑进大殿。

“八百里加急!”

“来自遵化的八百里加急!”

崇祯的心,猛地揪在了一起。

同时,他的心中,充满了期盼。

大臣们也全都高度紧张起来。

其中也不乏幸灾乐祸的。

呵,陛下一意孤行,这下子,捅大篓子了吧?

看以后,他还敢不敢,与大臣争权!

“大捷!”

“遵化大捷!”

送信的太监,声嘶力竭地大喊着。

由于太过兴奋,他完全忘记了这里是什么地方。

如果是平时,他早就被拖出去,活活打死了。

可此时,满殿的人,全都被他的话惊呆了,自然没人跟他计较什么。

大殿内,寂静了片刻,随即,一片哗然。

“我是不是听错了,遵化大捷?”

“建奴十万大军,遵化和三屯营守军加起来,也才是六七万人,怎么可能大捷?”

“谎报军情,肯定是谎报军情!”

“孙承宗这阿谀之徒,为了讨陛下欢心,竟然撒下这样的弥天大谎,该杀!”

“必须严惩孙承宗、满桂!”

王承恩快步上前,从太监手中接过军报,转呈给崇祯。

崇祯强压下心头的激动,沉声说道:“念!”

王承恩赶忙拆开军报,当众大声念了出来。

“十一月初三凌晨,建奴大军兵临遵化城下,四面围城。”

“奴酋皇太极派人劝降,被钦差孙承宗、巡抚王元雅,严词拒绝。”

“建奴大军大举攻城,遵化军民死守城池,伤亡巨大。”

军报中的描述,虽然只有寥寥数语。

然而却能从字里行间,感受到当时的凶险。

殿内文武百官的心,全都高高悬起。

崇祯更是紧张的握紧拳头,手心中满是汗水。

“叔父”的推算,果然分毫不差。

建奴果然是在初三这天,兵临遵化城下。

可万一孙承宗、王元雅,顶不住建奴的攻势,再怎么精确的推算都没用。

“钦差孙承宗、监军方正化、巡抚王元雅,亲上城墙御敌。”

“军民齐心协力,奋不顾身,先后击退建奴十数次攻城。”

崇祯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
“叔父”推荐孙承宗,以及朕亲自挑选的方正化,果然没错!

王承恩继续念道:“当夜,钦差孙承宗,派人伪装成奸细,秘密联络建奴。”

“建奴不疑有诈,约定第二天,由内应在城内纵火,并设法打开城门,迎建奴大军入城。”

韩爌忽然出声:“且慢,奴酋皇太极狡诈多端,又怎么会轻易中计?”

众臣也都纷纷露出质疑之色。

要是建奴这么好糊弄,辽东局势何至于糜烂至此?

这几天,从遵化送来的消息,饶过兵部和内阁,直接送达御前。

大臣们自然是不知道内奸的事情。

王承恩看向崇祯。

他是崇祯心腹,却是知道这些事情。

只是没有得到许可,当然不敢乱讲。

“但讲无妨!”

崇祯轻描淡写地说道,心中却是一阵冷笑。

若非“叔父”神机妙算,又怎能揪出内奸?

又怎么可能让奴酋皇太极上当?

竟然说“叔父”是妖道!

岂有此理!

只可惜,这次无法为“叔父”扬名了。

王承恩把抓获遵化城中晋商奸细的事情,当众说了出来。

众人一阵骚动。

包括首辅韩爌在内,很多大臣震惊之余,心中忐忑不安。

这些人,或多或少,都与晋商有些关联。

收了晋商银子的人,更是不在少数。

如今,在遵化城中,揪出了晋商奸细。

要是继续追查下去,他们谁都逃不脱干系。

崇祯示意王承恩继续念下去。

“十一月初四凌晨,遵化城内突起大火,城门大开。”

“奴酋长子、贝勒爱新觉罗·豪格,率领五千精锐,率先进入瓮城。”

“我军早在瓮城四周设下埋伏,以弓弩、火器,当场射杀建奴无数。”

“豪格……当场被射杀!”

念到这里,王承恩的声音,变得亢奋起来。

崇祯振奋击掌,大声叫道:“好!”

众多大臣,全都惊呆了。

怎么感觉,像是在听戏文一样。

确定这是真的发生在遵化城中的事情?

而不是在说罗贯中写的章回小说《三国演义》?

王承恩没有理会众人,继续颤声念道:“随后,监军太监方正化,亲自领一万兵马,趁势杀出城池。”

“与此同时,与遵化约定时间的三屯营驻军,由满桂、赵率教亲自率领,攻打建奴屯粮之处。”

“建奴猝不及防,又遭前后夹击,大乱。”

“满桂、赵率教领军烧毁建奴粮草,遂撤回三屯营。”

“方正化身先士卒,亲手斩杀建奴二十余人,并冲击奴酋皇太极帅旗,迫使其后移。”

众人听得惊心动魄,热血沸腾。

“经初步统计,此战,我军战死军民五千一千余人,伤三千有余,多为守城时伤亡。”

“斩杀建奴八旗兵三千四百余,蒙古哈喇慎部骑兵五千有余,俘获二千五百三十七人。”

“如今,建奴大军已撤离遵化,兵退喜峰口。”

大殿内一片寂静,落针可闻。

大捷,真的是大捷!

谎报军情?

如果是以往,军报中的数字,还真的有可能是注过水的。

可还有两千五百多俘虏呢,这怎么作假?

大捷!

这是自建奴作乱以来,从未有过的大捷!


“回禀温大人,府尹刘大人今早,已经挂印而去,衙门现在,由府丞张观张大人主事。”

捕头硬着头皮回复道。

温体仁这才想起昨天的事情。

昨晚上,顺天府尹刘宗周,被皇帝一通怒叱。

肯定是没脸,继续呆在位子上了。

不过也是一样。

想必,如今的顺天府丞,也不敢不卖自己这个面子。

有了这份人情,云逍这小道士,自然会对自己感激涕零。

温体仁道:“那就去回复张大人。”

捕头为难地说道:“小人恕难从命。”

“嗯?”

温体仁脸色一沉。

一个蕞尔小吏,竟敢硬刚堂堂礼部尚书?

反天了不成?

捕头昂着头:“这道士犯的是命案,小人奉命缉拿,还请尚书大人,莫要让小人为难。”

“命案?”

温体仁神色一变。

如果真的是命案,即使是礼部尚书,也不敢公然去插手。

何况他现在的地位,本来就是岌岌可危。

要是被政敌抓住把柄,连他自身都难保。

温体仁向云逍问道:“云道长,怎么回事?”

“我也很想知道,我整天呆在道观里,怎么就扯上了人命官司。”

云逍淡然一笑,眼神中一片冰冷。

范家,这次是下了死手啊!

竟然弄出一个命案!

“去跟云昊说一声,刚才说的事情,让他立即去办。”

云逍向王承恩叮嘱了一句。

王承恩躬身道:“小的明白。”

他现在,也不便亮出身份,阻止这些官差。

只能让云逍,先去一趟顺天府了。

然后让锦衣卫,或者是东厂,直接插手。

温体仁这才看到站在一旁的王承恩,顿时大吃一惊:“王公……”

王承恩狠狠地瞪了一眼。

温体仁顿时醒悟,把后面的话打住。

云逍不曾留意二人的神色,而是笑吟吟的看着捕头,从容说道:“走吧,贫道倒要看看,顺天府和范家,是怎么栽赃贫道的。”

有温体仁当面,顺天府的差役,倒也不敢太过放肆,因此没有给云逍上枷锁。

云逍随着差役,离开了道观。

牛大人凑到温体仁身前。

正要说话,温体仁一声厉叱:“滚!”

牛大人狼狈而去。

道观中只剩下温体仁和王承恩。

温体仁拱手道:“王公公,你怎么在这儿?”

不等王承恩答话,从配殿中,传出崇祯震怒的声音。

“温体仁,你陪叔父,去一趟顺天府。”

“王承恩,立即让曹化淳带人,去顺天府衙门!”

“叔父要是少了一根汗毛,朕拿你们是问!”

王承恩忙回道:“万岁爷放心,我绝不会让云仙长,受半点委屈。”

温体仁的脑袋里,“嗡”的一声,顿时一片空白。

京师东城,顺天府署。

后堂中,府丞张观与范常麟相对而坐。

顺天府的地位十分特殊。

府尹的品级为正三品,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。

一般由尚书、侍郎级的大臣兼任顺天府尹。

在大明,正三品衙门用铜印。

唯独只有顺天府用银印,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、巡抚。

由此可见,顺天府的地位之高。

顺天府丞自然也是非同一般。

品级为正四品,比一般的知府还要高。

范常麟不过是个白身,一个商人之子。

此时张观这顺天府丞,却是如同面对平级的官员。

“范公子交办的事情,本官一定会办到,至于银子……还是免了吧。”

张观将桌上厚厚的一沓银票,轻轻推到范常麟身前。

范常麟不在意地一笑。

如今这大明,还有不吃腥的官儿?

只不过价钱没给到位罢了。

范常麟慢悠悠地品了一口茶水,这才开口:“听家父说,张大人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吧。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