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池子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全文浏览我在大明,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

全文浏览我在大明,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

随遇而安写手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军事历史《我在大明,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厚熜黄锦,作者“随遇而安写手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想道:“梁阁老,你觉得呢?”“殿下,为了社稷稳定着想,尽早出发为宜。”“可。”朱厚熜点头。朱厚熜也不想在这里耽搁时间,越是浪费时间变数越多。因此朱厚熜道:“大家都累了,孤想大家休息两天,等孤祭拜父王,就立即出发。”“甚好,甚好。”......

主角:朱厚熜黄锦   更新:2024-05-07 19:5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厚熜黄锦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全文浏览我在大明,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》,由网络作家“随遇而安写手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军事历史《我在大明,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厚熜黄锦,作者“随遇而安写手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想道:“梁阁老,你觉得呢?”“殿下,为了社稷稳定着想,尽早出发为宜。”“可。”朱厚熜点头。朱厚熜也不想在这里耽搁时间,越是浪费时间变数越多。因此朱厚熜道:“大家都累了,孤想大家休息两天,等孤祭拜父王,就立即出发。”“甚好,甚好。”......

《全文浏览我在大明,刚穿越就要登基为帝》精彩片段


正德16年(1521年)3月26日,迎接朱厚熜的钦差队伍来到了安陆。

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。

光是朝廷大佬、勋戚、内官大佬,就有40多个人。定国公徐光祚、寿宁侯张鹤龄、驸马都尉崔元、内阁大学士梁储、礼部尚书毛澄、中官则是三名司礼监太监谷大用、韦霖、张锦。

司礼监太监,这里面的太监不是宦官的意思,是内官官位。太监在内官当中是属于正四品的官位,别看只是正四品,但在二十四衙门当中最高的掌印太监也不过是正四品。此次司礼监一次性来了三名太监。而且这些权阉在正德朝随心所欲惯了。

先是谷大用脱离钦差队伍,来给朱厚熜报喜。很快又是司礼监太监韦霖,脱离了大队,来到了兴王府。不管是谷大用还是韦霖,他们的目标很简单。那就是在朱厚熜这个新皇面前刷刷脸。和朝臣和勋贵不一样,宦官的一切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,皇帝的宠爱决定他们的权势。所以他们比任何人更着急。

至于其他六部的侍郎,那都是没有位置的,都要靠后跟着这些大佬。

随着钦差使团到来,整个安陆都轰动。

因为整个安陆都知道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安陆马上就要出来一个皇帝了。虽然朱厚熜要接任皇帝的事情还没有公布与众,但只要是聪明人都已经明白。毕竟如此规模的钦差队伍,跟着的军队也不在少数。这些大佬,带着几千军队南下,每天奔跑上百里以上,早就惊动了沿线藩王和官府。当然今天来的是先头部队,都是沿途换马不换人奔袭的。至于大部队还在后面,他们的行军速度没有这么快。

朱厚熜带着兴王府诸人,以及兴王府仪卫,还有安陆府大小官员来到了王府门前迎接钦差使团。王府门口道路两旁,已经有很多安陆百姓过来。见到朱厚熜出现,安陆百姓都是跪地。

大家当然不知道正德皇帝已经驾崩。

不过正德皇帝没有子嗣,一直传闻正德皇帝身体不好,现在这样规模的使团来到了安陆意思很明确。正德皇帝选择朱厚熜作为皇帝接班人。

这一点不仅仅安陆百姓知道,很多藩王也已经得到了消息。

因为钦差使团的情况如此明显。勋贵、外戚、内阁、六部尚书、内官,各个部门都出来一些大佬人物。能够让这些人出动的,按照明朝礼制也只有迎接嗣皇才有可能。

到达了安陆之后,这些钦差大臣都开始服白。

这是服丧的仪式。

看到这些大佬一个个服白,所有人瞬间都明白,他们这是在服皇帝的丧。也只有国丧,才能够让这些大佬齐齐服丧。而且正德皇帝身体不好的消息一直在流传,现在服国丧很明显就是正德皇帝驾崩。一瞬间整个兴王府的人多明白,正德皇帝已经驾崩,朱厚熜马上就要成为新皇。

朱厚熜看着这些人公开服丧,心里也是大定。

杨廷和他们开始的时候秘不发丧,是担心全国大乱。特别是那些藩王借着皇位空虚的时间,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。但现在这些钦差既然是公开服丧,很明显杨廷和他们已经是稳住了北京局势。而且也不担心藩王作乱。

这是朱厚熜希望的。

朱厚熜希望可以平稳的继位,而不是继位的时候出现任何的问题。

这一次来的虽然都是明朝勋戚、内阁、中官大佬,但按照礼制,他们要面对朱厚熜和兴王妃行礼的。但他们是钦差大臣,所以朱厚熜领着这些钦差使团来到了承运殿。

接着朱厚熜和兴王府诸人,以及安陆府大小官员都跟着服白。在承运殿准备好了之后,朱厚熜和兴王妃率领大家下跪接旨,谷大用宣读大行皇帝遗诏。

诏曰:

朕疾弥留,储君未建。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,贤明仁孝,伦序当立。已遵祖训“兄终弟及”之文,告于宗庙,请于慈寿皇太后,即日遣官迎取来京,嗣皇帝位。

诏书即下,整个承运殿鸦雀无声。

此时内阁大学士梁储上前道:“皇上十四日大行,臣等奉皇太后旨意南下,接殿下北上继位。”

“呜呜呜——”

不管是不是真心的,梁储既然公开表态皇帝驾崩,大家就算是挤也要挤出眼泪。

哭声很大。

哭声当中,安陆府的那些官员却是很高兴。

因为兴王府就藩安陆,所以和安陆府的官员是熟悉的。兴王府这些年在安陆支持教育,而且也时常参与赈灾,和安陆府官员关系还是融洽的。

兴王府别看是就藩几十年的新藩,但经济实力是一点都不差。因为弘治皇帝和正德皇帝,前后两任皇帝对于兴王府都是信任有加。要钱给钱,要地给地。

现在兴王府要出来一个皇帝,整个安陆都会受惠。毕竟在皇帝就藩过的地方当过官,这份资历就和其他人不一样。谁知道这段时间在安陆做过官的,和兴王府有没有关系。为了讨好新皇,对于安陆府的官员升迁,也不会太过挑剔。

“殿下,请节哀。”

看到朱厚熜哭泣不止,内阁大学士梁储上前扶起朱厚熜。

甭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朱厚熜这种表现还是让梁储这些正德朝的老臣欣慰。朱厚熜在众人的劝慰之下停止了哭泣,礼部尚书毛澄请朱厚熜升座。

接着是递金符。

这是明朝藩王规矩,明朝为了限制藩王有一系列的条款。藩王不得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,想要离开封地,就必须要拿到朝廷的金符。朱厚熜毕竟没有登基,因此目前的身份还是一名藩王。

定国公徐光祚上前,给朱厚熜递过金符。

朱厚熜站起来,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徐光祚递过来的金符。等朱厚熜接到金符,礼部尚书毛澄让朱厚熜再次坐下来。接着在承运殿的文武大臣,按照不同的情况站着。

有传旨钦差,还有兴王府属官,以及安陆府地方文武。他们都各有各的位置。

然后统一对朱厚熜行礼。

大家都明白一点,那就是从现在开始,眼前这位的身份就完全不一样。本来朱厚熜只是藩王世子,就算之前皇帝下诏让朱厚熜承爵,但也仅仅是地方藩王。但现在就完全不一样。

从朱厚熜接旨,接过金符开始,朱厚熜就成为了嗣皇帝。

“免礼。”

朱厚熜看着下面的文武官员,心情很是激动。

终于等到了这一天。

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。自己只是一个藩王,而且只是一个年仅14周岁的小孩子。在北京没有丝毫的根基,到了北京还要面对张太后,面对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大佬们,当然也包括勋戚阶层。

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
“袁大人。”

所有的仪式结束之后,梁储和袁宗皋小声说话。

袁宗皋是聪明人。

梁储刚和自己说话,袁宗皋就明白梁储的意思。这些南下钦差,还有话要跟朱厚熜说。但现在承运殿闹哄哄的,不是议事的地方。不过梁储他们都不熟悉朱厚熜,不好跟朱厚熜直接说,因此找了袁宗皋。

袁宗皋立马上前对朱厚熜表达钦差的意思。

朱厚熜点头。

很快承运殿变得空荡荡的。朱厚熜这边就剩下了袁宗皋、张佐、陆松、朱宸四个人。这是目前兴王府属官当中,最有分量的几个人。除了他们之外,剩下的都是钦差队伍当中的主事人。

“殿下,不知何时启程北上?”

梁储开口。

此次南下,论贵当然是定国公徐光祚爵位最高,论宠当然是张太后的弟弟寿宁侯张延龄。不过在此次钦差队伍当中真正主事的,是内阁大学士梁储和礼部尚书毛澄两个人。

特别是梁储。

是老臣,资历很深。

现在虽然杨廷和他们已经稳定了局势,但世事难料。如果藩王当中,再出来一个宁王这样的,那么就会影响社稷稳定。最好的办法就是,朱厚熜早点北上继位。

朱厚熜想了想道:“梁阁老,你觉得呢?”

“殿下,为了社稷稳定着想,尽早出发为宜。”

“可。”

朱厚熜点头。

朱厚熜也不想在这里耽搁时间,越是浪费时间变数越多。因此朱厚熜道:“大家都累了,孤想大家休息两天,等孤祭拜父王,就立即出发。”

“甚好,甚好。”


几次交锋之后,朝廷开始稍微平静。

定国公徐光祚、武定侯郭勳、寿宁侯张鹤龄这些勋戚,正在负责大行皇帝,也就是明武宗的玄宫。而三法司这边则是把钱宁、江彬、王琼并案调查。

这是目前朝廷最关注的案子。

内阁这边派出了内阁大学士毛纪,朱厚熜这边派出了锦衣卫指挥使朱宸和御用太监黄锦,三法司这边是刑部尚书张子麟、大理寺卿赵鉴、督察院左都御史王璟。

王璟今年已经74岁。

在督察院处于半退休的状态。因为之前陈金以太子太保的身份兼任左都御史,因此很多人都嘲笑王璟为“中都御史”,说他在督察院根本管不了事情,被陈金压着。督察院的事情,都是陈金在管。王璟本来是正儿八经的左都御史,但因为干不过陈金,所以只能是不管事情。本来朝廷规矩督察院只有一个左都御史,可是随着明朝开国一百多年,不少年纪大的臣子身上都会挂着左都御史、右都御史的官职,但却是不怎么管事情。

所谓的冗员,也是这样产生的。

此次三司会审,因为新上任的左都御史石珤有其他事情,所以王璟重新出马。

这个案子很重要。

朝野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这个案子。特别是这个案子牵涉了大批其他人。杨廷和他们是希望利用这个案子,把正德朝的权阉,以及和王琼一样的政敌都给牵连进去。

而朱厚熜并不希望这个案子牵连太广。

不过案子具体会怎么变化,谁也不好判断。毕竟此次参与的部门太多,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。

除了这个案子之外,新上任的督察院左都御史石珤,则是带领一帮人开始清理冗员的问题。冗员的问题很复杂,内廷宦官、锦衣卫这方面的问题最严重。

但不仅仅是他们。

包括冗官、冗兵问题也很严重。

这都在此次清查的范围之内。杨廷和要解决的冗员问题,必须要根据石珤他们的清查结果来进行。因此杨廷和虽然和石珤关系不和,但对于石珤清查冗员问题,却是积极配合。

而杨廷和目前主要关注的事情是庄田的问题。

朱厚熜把事情交给了杨廷和。杨廷和带着内阁阁臣正在讨论,怎么清查庄田,清查之后应该怎么解决,还有怎么得到朱厚熜的支持。因此这段时间杨廷和他们对于朱厚熜也没有之前那么紧逼。

不过对于宦官的打击是没有停止。

弹劾了魏彬,把魏彬搞下去之后,那些言官是受到了鼓舞。开始接连对正德朝的那些权阉发难。石珤他们正在清查冗员的问题,言官对于权阉是不停地追打,都让那些权阉坐卧不安。

正德16年5月4日,御史和六科官员再次要求对于魏彬处以极刑。朱厚熜几次都留中,但挡不住朝野上下的呼声,朝臣对魏彬是喊打喊杀。魏彬慌乱之下,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家产,而且愿意积极配合石珤的清查行动。看到魏彬如此的配合,朱厚熜只是让他赋闲在家。并没有跟朝臣要求的那样,把魏彬送到了监狱。

杨慎是不满意朱厚熜这样的处理。

所以借《尚书》里《金作赎刑》这一章,告诉朱厚熜,魏彬的罪很严重。不应该因为魏彬拿了钱,就赦免他的罪过。朱厚熜最近一段时间听杨慎讲书,还是很满意杨慎这个人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