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池子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大明:开局牢中坐,朱元璋求我出山完整作品

大明:开局牢中坐,朱元璋求我出山完整作品

阳光下写字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韩度韩德是军事历史《大明:开局牢中坐,朱元璋求我出山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,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,作者“阳光下写字”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,梗概:皇上笑纳。”老朱龙袍一挥,“朕金口玉言,说了五成就是五成,这事就这么定了,不要再说了。”韩度见老朱圣意已决,内心焦急,恨不得原地跺脚,着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。他今天要是真拿了五成的份额,等到老朱以后知道了那石炭矿的储量,肯定会对他恨的咬牙切齿。说不定那天,他就会因为左脚先跨入大殿门,而被老朱给斩首了。这可不是笑话,老朱是真做过这样......

主角:韩度韩德   更新:2024-02-19 03:17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度韩德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开局牢中坐,朱元璋求我出山完整作品》,由网络作家“阳光下写字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韩度韩德是军事历史《大明:开局牢中坐,朱元璋求我出山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,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,作者“阳光下写字”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,梗概:皇上笑纳。”老朱龙袍一挥,“朕金口玉言,说了五成就是五成,这事就这么定了,不要再说了。”韩度见老朱圣意已决,内心焦急,恨不得原地跺脚,着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。他今天要是真拿了五成的份额,等到老朱以后知道了那石炭矿的储量,肯定会对他恨的咬牙切齿。说不定那天,他就会因为左脚先跨入大殿门,而被老朱给斩首了。这可不是笑话,老朱是真做过这样......

《大明:开局牢中坐,朱元璋求我出山完整作品》精彩片段


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!

明朝的官员还是有着读书人的风骨的,敢指着皇帝鼻子骂的多,拍皇帝马匹的少,像韩度这样不要脸开启“舔狗”模式的,几乎是见不到。

哪怕是在洪武朝,朱元璋杀的百官人头滚滚,百官也只是对老朱畏惧,没有人的膝盖会软到一见老朱便跪下的地步。

老朱当皇帝这么久,都没有机会见识过韩度这样的十八散手,一时之间愣住,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。

良久之后,老朱才干咳两声,道:“朕富有四海,岂会贪图你那一点点石炭。朕既然制定了规矩,你能够规矩买下,那就是你的,把你的那些地契收回去吧。”

顿了顿,“当然,你要是想要报恩的话,那就另当别论。不过不用奉上九成,就奉上五成吧。”老朱手掌拂过御案,轻飘飘的说道。

韩度闻言心里苦笑,我倒是想要拿五成,但就怕拿了没命花。

“皇上天恩,岂是区区五成能够报答的,臣一定要奉上九成,请皇上笑纳。”

老朱龙袍一挥,“朕金口玉言,说了五成就是五成,这事就这么定了,不要再说了。”

韩度见老朱圣意已决,内心焦急,恨不得原地跺脚,着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。

他今天要是真拿了五成的份额,等到老朱以后知道了那石炭矿的储量,肯定会对他恨的咬牙切齿。说不定那天,他就会因为左脚先跨入大殿门,而被老朱给斩首了。

这可不是笑话,老朱是真做过这样的事情。

历史上傅友德的儿子傅让就是因为没有按照规定佩带剑囊,而遭到了杀身之祸。

韩度着急上火,忽然瞥见了坐在一旁的太子朱标,顿时心里灵光一闪。

“皇上既然赏臣五成份额,那臣只好收下。不过臣愿意将四成送与太子殿下,已报殿下救命之恩。”韩度说完,朝着朱标一拜。

朱标闻言惊讶的看着韩度,原本半靠在椅子上的身躯都不由自主的从椅子上坐直了一些。

老朱听了韩度的话,脸上才真正透露出笑容,他对韩度的表现感到满意。

朱元璋虽然金口玉言的只要五成,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只想要这么多。钱财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好东西啊,包括皇帝。数次征伐北元,朝廷的财富早就被消耗一空了,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印刷宝钞。

皇帝也缺钱啊,所以老朱面对韩度送上的九成石炭矿,自然也心动。

但是他毕竟是皇帝,现在石炭矿的消息传的满城风雨,他如果是一下子从韩度手里拿走九成,这会带给朝廷百官一个不好的印象,显得他这位皇帝贪婪。

所以,无论如何老朱也不会从韩度手里直接拿走九成,最多也就拿走一半罢了。

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好,韩度懂事的送给太子四成,这样一来,谁也不会说他这位皇帝贪婪。

毕竟皇帝是皇帝,太子是太子。

而且,如此一来还是相当于他拿到了九成的石炭矿,毕竟太子现在辅政嘛,父子两人还分什么你的我的。

老朱见韩度如此上道,也不介意大方一回,“四成就算了,你给太子三成吧,给你自己留下两成。”

朱标本来就没有想过要韩度的份额,正要拒绝,却不想听到老朱的话。抬眼看了一眼老朱,便知道这是父皇想要的意思,只好将没有出口的话给压了回去。


朱元璋想到宝钞干系重大,不敢轻忽,便道:“宣。”

“臣韩度,拜见陛下。”

老朱仍然没有放下手里的奏折,时而仔细琢磨,时而落笔朱批,低着头问:“宝钞之事干系重大,这才是你上任第一天,你不去想办法尽快将宝钞给制作出来,跑到朕这里干什么?”

说完,抬头看了韩度一眼,很快又低头把目光放在奏折上。

朱元璋是个重实务的皇帝,说话喜欢直来直去有事说事,最恨的就是那种拐弯抹角半天说不明白的官员。曾经有位官员给老朱上书,结果花团锦簇的说了半天,老朱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东西,气的老朱当场罢免了他的官职。还专门下旨,让百官上奏必须开门见山言之有物。

“启奏陛下,臣此来正是为了尽快制作出宝钞......”

接着,韩度便将匠人的问题像老朱说明。

当然,韩度没有直接将匠人的那些小伎俩给说出来。如果让老朱知道那些匠人居然在挖空心思的摆脱匠人的身份,恐怕迎来的不会是老朱的同情,而是血淋淋的屠刀。

韩度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,认为朝廷不能白白让这些匠人做工,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。

韩度的理由是,宝钞最重要的是防止别人能够轻易伪造,而防伪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制作宝钞的过程当中,使用上各种顶尖的技艺,凭此来彻底杜绝掉他人伪造的可能。而这些技艺都是匠人们代代相传的,如果不给予一定的补偿,他们必然不会同意献出来。

老朱听的大皱眉头,连手里一刻不停的御笔都被他放在一边。

“你的意思是,朝廷应该像给官员发放俸禄一样,给这些匠人发放薪俸?”

老朱的声音都开始变得尖细起来。

“陛下明见万里。”

“不可。”老朱干净利落的拒绝韩度的要求。

听到老朱拒绝,韩度心中陡然一惊,不明白老朱为什么会拒绝的如此干脆。不死心的继续问道:“敢问陛下,为何不可?”

“自古以来,无此先例。”

朱元璋见韩度不依不饶,干脆伸手端起参茶喝了一口,也算是趁机休息片刻。

韩度心下一沉,知道老朱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推崇唐制。连大明朝的官职和官服等,基本上都是遵循的唐制。唐代就有的中书省,大明也有,要不是去年因为胡惟庸谋逆把中书省给撤销了的话,说不定现在都还在呢。

但是,有些事,韩度不得不为。

深吸一口气,韩度整理了一下思绪,才说道:“陛下天授智勇,崛起布衣,纬武经文,统一华夏,凡其制度,准今酌古。然古人之事,未必全对,例如唐宋。唐武备煊赫,威服四方,然唐最终亡于兵祸。”

随着韩度不断出口的话语,老朱脸上悄然挂起森冷之意。

老朱自然是推崇唐朝的,要不然他也不会将朝廷架构以及各种服饰礼仪都几乎是照搬唐制。而且因为老朱三征北元的关系,现在朝野之间也开始冒出皇帝穷兵黩武的意思。

见到韩度如此说,老朱当然不高兴。

韩度也是没有办法,他想要成功规劝老朱,那就必须要让老朱有所触动。不然,如果光是说些轻描淡写的东西,又怎么能够打动老朱?

韩度见老朱脸色变化,心里也有些怯怯。老朱可是“金杯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”的狼灭,被老朱给惦记上,谁能不怕?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